注册  |  登录

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 微创技术助力患者重获新生

2025-04-11 16:05:34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近日,年近七旬的彭阿姨因双下肢进行性麻木乏力,且已无法下地行走,病程长达 2 年余,入住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入院后,经完善相关检查,彭阿姨被确诊为胸椎黄韧带骨化(TOLF)并胸椎管狭窄症。

16074142253034180_39.jpg

骨一科付敏主任医师组织医护团队对彭阿姨的病情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经综合评估,一致认为:患者胸椎黄韧带增生肥厚并发生骨化,导致相应平面椎管明显狭窄。目前,患者腹股沟平面以下皮肤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病情已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表现,手术指征明确,需尽快通过手术解除胸脊髓的压迫。

在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意愿的基础上,付敏主任医师团队精心制定手术方案,率先为彭阿姨成功实施了内镜下胸椎增生黄韧带切除术及胸椎管扩大减压微创手术(PETD)。术后,彭阿姨双下肢麻木症状明显缓解。后期,在结合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后,彭阿姨的病情将进一步改善,下地行走指日可待。

【健康小科普】

黄韧带主要由弹性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覆盖于椎管的后壁,是维持脊柱内在稳定性、控制椎间运动以及维持硬脊膜后部表面光滑的重要结构。当黄韧带发生异位骨化时,即形成黄韧带骨化(OLF)。胸椎椎管较颈椎及腰椎更为狭小,脊髓和神经根在其内紧贴分布。因此,骨化的黄韧带常导致缓慢进展的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患者会出现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病理征阳性、反射亢进等临床症状。

手术治疗是 TOLF 所致脊髓压迫患者的首选方式。传统手术方式包括经典的后路椎板切除术(加或不加内固定)、椎板成形术等。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 TOLF 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微创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经皮内镜下减压、显微内镜技术等。其中,经皮内镜下胸椎减压术(PETD)具有显著优势,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更容易取得满意效果,为 TOLF 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选择。(通讯员 王 波



[责任编辑:戴湘宏]
内容页广告2
3
内容4
内容5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邮箱:chinaweijilu@163.com    电话:18511349188

备案号:京ICP备2025111269号

Copyright© 2016 WeiJiLu.All Rights Reserved